有富策略配资 吕文扬和段元参观元诚手工展_作品_艺术品_木雕
吕文扬收到段元发来的信息时,正在办公室审阅季度报表。手机屏幕亮起,跳出老友熟悉的头像:"周末有个元诚手工艺术展,据说不错,要不要一起去?"
他皱了皱眉。手工艺术展?这可不是他平常会感兴趣的活动。但转念一想,自从段元从国外留学回来,两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。他犹豫片刻,还是回复道:"好啊,几点?"
周六上午十点,吕文扬准时出现在市美术馆门口。初秋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在地上,形成斑驳的光影。他看见段元已经等在台阶上,穿着藏青色亚麻衬衫,手里拿着两杯咖啡。
"就知道你会迟到,"段元笑着递过咖啡,"美式,不加糖。"
吕文扬接过咖啡,啜了一口:"我明明准时到了。"
"准时就是迟到,老吕。"段元拍拍他的肩膀,"走吧,听说这次展览有不少当代匠人的精品。"
展开剩余80%走进展厅,柔和的灯光下,各式手工艺品静静地陈列在玻璃展柜中。段元立刻被吸引,凑近一件陶瓷作品仔细端详。吕文扬则站在一旁,有些茫然地环顾四周。这些瓶瓶罐罐有什么好看的?他在心里嘀咕。
"你看这件,"段元指着一个造型奇特的陶器,"釉色变化多么自然,像是把黄昏的天空凝固在了器物表面。"
吕文扬凑近看了看,只看到一个歪歪扭扭的罐子,表面有些颜色变化。"嗯,挺特别的。"他敷衍道。
段元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无趣,笑了笑:"别急,后面还有木雕展区,也许你会喜欢。"
他们穿过几个展厅,来到木雕区。这里陈列着各种木质艺术品,从微缩建筑到抽象雕塑,应有尽有。吕文扬的目光突然被角落里的一个作品吸引——那是一只木雕的鸟巢,里面有三只雏鸟仰着头,张着嘴等待喂食。雕刻精细到每根羽毛都清晰可见,鸟巢的纹理更是逼真得仿佛能摸到粗糙的触感。
他不由自主地走近,俯身细看。作品名牌上写着:《归巢》,作者张明远。
"喜欢这个?"段元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。
吕文扬点点头,有些出神:"让我想起小时候。老家院子里有棵大槐树,上面就有个鸟窝。祖父总是不让我爬树去看,说会惊扰它们。"
段元微笑:"这就是好艺术的魅力,能唤起观者的记忆和情感。"他凑近看了看作品说明,"这位艺术家擅长用传统雕刻技法表现现代主题,你看这些羽毛的处理方式..."
吕文扬听着段元专业的解说,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。他突然注意到鸟巢底部有一道细微的裂痕,像是故意为之。这让他想起那年夏天,一场暴风雨后,槐树上的鸟巢也出现了一道裂缝,但鸟妈妈还是每天飞来飞去地哺育幼鸟。
"这道裂痕..."他忍不住打断段元。
段元停下解说,顺着他的手指看去:"啊,这是艺术家的刻意设计,象征生命中的不完美与坚韧。你能注意到这个细节,很敏锐嘛。"
吕文扬感到一种奇妙的共鸣。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对一件艺术品产生这样的感受。接下来的时间里,他发现自己开始真正地观察每一件展品,而不是走马观花。
在一组名为《岁月》的木雕前,他再次驻足。这是由几块老门板雕刻而成的系列作品,上面保留着原始的门环痕迹和风雨侵蚀的纹理,艺术家只在局部雕刻出精细的花纹。
"这些门板让我想起祖父的老房子,"吕文扬轻声说,"特别是这种木纹和颜色。"
段元惊讶地看着他:"老吕,没想到你对这些这么有感触。早知道就该早点拉你来看展览。"
吕文扬笑了笑:"我以前总觉得艺术是你们这些'文化人'的玩意儿,离我很远。但现在发现,好的作品确实能让人想起一些...重要的东西。"
他们继续参观,这次吕文扬主动阅读每件作品的说明,有时还会和段元讨论自己的看法。虽然他的评论没有段元那么专业,却充满了个人感受和生活观察。段元则兴致勃勃地向他解释各种艺术流派的区别和工艺技法。
走到展览的最后一个区域,一件名为《对话》的装置艺术吸引了两人注意。这是由废弃机械零件和木材组合而成的雕塑,看似杂乱却有一种奇妙的和谐感。
"这倒像是我们俩,"吕文扬突然说,"你是那个精致的木雕部分,我是这些生锈的金属零件。"
段元大笑:"但组合在一起还不错,不是吗?"
参观结束已是午后,两人在美术馆附近的咖啡馆坐下。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木质桌面上,吕文扬看着自己咖啡杯里的拉花慢慢消散。
"谢谢你今天拉我来,"他真诚地说,"我没想到会这么...有意思。"
段元搅动着杯中的茶:"艺术就是这样,不需要专业知识,重要的是它带给你的感受。"他顿了顿,"不过听你谈论那些作品,倒是让我看到了它们的新角度。"
吕文扬望向窗外,几个孩子正在广场上追逐嬉戏。"我想我有点明白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了。那些作品就像...一扇扇窗户,让人看到不同的风景,也看到自己。"
段元举起茶杯:"为这个不错的比喻干杯。下次有个当代油画展..."
"打住,"吕文扬笑着打断他,"一步一步来,我还需要时间消化今天的收获。"
他们相视而笑,阳光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。在这个秋日的午后,艺术不仅展示了创作者的匠心,也成为了连接两颗心灵的桥梁。
发布于:浙江省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